登录 | 注册
中华应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应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汝南应氏 第 11 楼

正 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诗十一首,其中一首署名应季先。应季先,东汉冲帝、质帝时(145—146年)任巴郡太守,汝南人。其余十首均未署名,有七首或谓“巴人歌曰”,或谓“国人作诗曰”,另外三首描述巴地人情风习,以“诗曰”提引。这十首汉文诗均系巴人所作。 在民族文学交相融汇的历史过程中,华夏文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这十首巴人

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诗十一首,其中一首署名应季先。应季先,东汉冲帝、质帝时(1t5一l‘6年)任巴郡太守,汝南人。其余十首均未署名,有七首或谓“巴人歌日’’,或渭0国人作诗日’’,另外三首描述巴地人情风习,以“诗曰,,提引。这十首汉文诗均系巴人所作。 在民族文学☆应季先〈季先。汝南人。曾为巴郡太守。〉【美严王思诗】

  〖《华阳国志》曰:巴郡严王思为扬州刺史。惠爱在民。每当迁官。吏民塞路攀辕。诏遂留之。居官十八年卒。百姓若丧老妣。义崇送者。赍钱百万。欲以赡王思家。其子徐州刺史。不受送吏。义崇不忍持还。乃送以为食。食行客。巴郡太守汝南应季先善而美之。乃作《诗》曰:〗

  乘彼西汉。潭潭其渊。君子恺悌。作民二亲。没世遗爱。式镜后人。(○《华阳国志》巴志。)


作者:13506501080 (2013/5/19 22:22:11)   回复此贴
  回复:汝南应氏 第 12 楼


应奉传子劭 一八一 应奉字世叔,读书五行俱下,终成名儒。(姚。王。汪。黄)──书钞卷九八 ○  类聚卷五五 御览卷四三二 又卷六一六书钞卷七九 初学记卷一七
 一八二 奉少为上计吏,许训为计掾,俱到京师。训自发乡里,在路昼顿暮宿,所见长吏、宾客、亭长、吏卒、奴仆,训皆密疏姓名,欲试奉。还郡,出疏示奉。奉〔省读之〕〔一〕,云:“前食颍川纶氏都亭,亭长胡奴名禄,以饮浆来,何不在疏?”座中皆惊。(姚。王。汪。黄)──范书本传注 ○ 书钞卷七九

〔一〕 据书钞卷七九补。

 一八三 奉年二十时〔一〕,常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姚。王。汪。黄)─ ─范书本传注 ○ 御览四三二 蒙求集注卷下

〔一〕 周亮工同书首作“应奉凡所经历,莫不暗记”。

 一八四 应奉为郡决曹史,行部四十二县,口说罪系姓名,坐状轻重,无所遗脱。(汪─ ─同书

 一八五 〔延熹中〕〔一〕,〔武陵五溪蛮夷作难,诏遣车骑将军冯绲南征,绲表应奉〕〔二〕。时诏奉曰:“蛮夷叛逆作难,积恶放恣,镬中之鱼,火炽汤尽,当悉燋烂,以刷国耻。朝廷以奉昔守南土,威名播越,故复式序重任。奉之废兴,期在于今。赐奉钱十万,駮犀方具剑、金错把刀剑、革带各一。奉其勉之!”(姚。王。汪。黄)──范书本传注 ○  御览卷三四二 初学记卷二0 文选卷二九张平子四愁诗注 御览卷三四五

〔一〕 据御览卷三四二补。

〔二〕 据初学记卷二0补。


作者:13506501080 (2013/5/19 22:23:02)   回复此贴
  回复:汝南应氏 第 13 楼

田圣(2世纪?-167年),古代中国东汉桓帝末年的宠妃。

田圣初封采女,有宠。延熹八年(165年),汉桓帝在废掉皇后邓猛女后曾打算立她为皇后,因田圣出身贫贱,司隶校尉应奉、太尉陈蕃等皆上书力谏。汉桓帝遂立窦妙为皇后。

汉桓帝后期妃嫔数千,田圣等人尤宠,皇后窦妙饱受冷落,因惧桓帝之薄情,只能隐忍。永康元年(167年)冬,桓帝病重,晋封田圣等九位女子为贵人。待桓帝死后,梓宫还在前殿,窦妙就当场把田圣斩杀。然后又要杀尽所有贵人,中常侍管霸、苏康苦谏,窦妙方才作罢。


作者:13506501080 (2013/5/19 22:23:53)   回复此贴
  回复:汝南应氏 第 14 楼

一八六 劭字仲远〔一〕。(孙。王。汪。黄)─ ─范书本传注

〔一〕 范书本传亦作“仲远”。李贤曰:“谢承书、应氏谱并云‘
字仲远’;续汉书、文士传作‘仲援’;汉官仪又作‘仲瑗’,未知孰是。”天游按:隶续刘宽故吏碑作“南顿应劭仲瑗”。洪适曰:“
汉官仪作‘瑗’,官仪既劭所着,又此碑可据,则知‘远’、‘援’皆非也。”洪说是。


作者:13506501080 (2013/5/19 22:24:52)   回复此贴
  回复:汝南应氏 第 15 楼

应劭,字仲瑗[1],东汉人,生卒年不详,仅知曹操207年据有河北时已经过世,汝南南顿人,约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前后在世。父应奉,司隶校尉。一弟应珣。

应劭年少笃学,博览多闻。曾担任过萧县县令、御史营令。熹平二年为郎、六年为汝南主簿,中平六年(184年)出任泰山太守。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大破黄巾三十万众。任泰山太守时,奉曹操命令送曹父曹嵩返乡,应劭未至、陶谦先到,劫走曹嵩、杀之,应劭惧罪而投奔袁绍,诏为袁绍军谋校尉。后卒于邺县。著有《汉官仪》、《风俗通义》(一作《风俗通》)、《汉书集解音义》二十四卷[2]。



作者:13506501080 (2013/5/19 22:26:2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9 每页5条 当前3/8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应氏论坛  执行时间:421.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应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