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应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应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汝南应氏 第 6 楼

应亨

————

就人们所知道的而言,应亨是第一个做五言诗的人。

他是汝南(今河南汝南县附近)人,应立之侄。作品存者有《赠四王冠诗》一首,并有自序说:

“永平四年,外弟王景系兄弟四人并冠故贻之诗。”

全诗八句:

                济济四令弟,妙龄践二九。

                令月惟吉日,盛服加元首。

                人咸饰其容,鲜能离尘垢。

                虽无兕斛爵,杯醮传旨酒。

喜欢“人咸饰其容,鲜能离尘垢。”两句。


作者:13506501080 (2013/5/19 22:15:36)   回复此贴
  回复:汝南应氏 第 7 楼

二〕據御覽卷四八四補。


  祝良傳六○八祝良字劭卿,長沙臨湘人。(姚。汪)──范書順帝紀注應志傳六○九志字仲節,汝南南頓人也。曾祖父順。(姚。汪)──范書順帝紀注蔣詡傳六一○蔣詡字元卿,父喪,弔者盈門。後母疾之,不得止舊廬,自作山菴於側,往如舊〔一〕。(姚。汪)──姚輯〔一〕不詳所出,俟攷。  郗慮傳六一一慮字鴻豫,山陽高平人。少受業於鄭玄,建安初為侍中。(姚。汪)──魏志武帝紀注○范書獻帝紀注又孔融傳注文選卷三五潘勗冊魏公九錫文注劉備傳六一二劉備字玄德,涿郡人,漢景帝中山靖王勝之後〔一〕。(姚。汪)──姚輯〔一〕不詳所出,俟攷。  黃巾傳六一三鉅鹿張角,自稱天師,弟子數十萬人〔一〕。始起兵,皆著黃巾,以相識別,故世謂「黃巾賊」。(汪)──御覽卷六八七○范書靈帝紀注〔一〕范書靈帝紀注作「三十六萬餘人」。

 敬伯恺悌,树德播惠。 王堂,字敬伯,郪人也。初临巴郡,进贤达士,举孝子严永、隐士黄错,及张璊、陈髦,〔皆至大位。〕依《巴志》文补。民为立祠。徙任右钱、刘、李、《函》本作左。《函海》注云:“当作右。”廖、顾本同《后汉书》本传作右。扶风,政教严明;帝舅车骑将军阎显、大将军窦宪、中常侍江京等嘱讬,辄拒之;白鹿见象,不以为祥。徙鲁相。又徙汝南守,举陈蕃为功曹,应嗣〔为主簿。〕旧本有脱。廖本注云:“按《后汉书.堂传》云:委功曹陈蕃。又云:任主簿应嗣。此应嗣下当有脱文。今无以补之也。”兹补九字,以通其意。说详注释。 〔后蕃至三公,嗣〕司隶校尉。号知人之鉴。


作者:13506501080 (2013/5/19 22:17:02)   回复此贴
  回复:汝南应氏 第 8 楼

卷六 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永和三年夏四月,九江贼蔡伯流寇郡界,及广陵,杀江都长。戊戌,遣光禄大夫案行金城、陇西,赐压死者年七岁以上钱,人二千;一家皆被害,为收敛之。除今年田租,尤甚者勿收口赋。

        闰月,蔡伯流等率众诣徐州刺史应志降。己酉,京师地震。


作者:13506501080 (2013/5/19 22:17:35)   回复此贴
  回复:汝南应氏 第 9 楼

敬伯恺悌,树德播惠。 王堂,字敬伯,郪人也。初临巴郡,进贤达士,举孝子严永、隐士黄错,及张璊、陈髦,〔皆至大位。〕依《巴志》文补。民为立祠。徙任右钱、刘、李、《函》本作左。《函海》注云:“当作右。”廖、顾本同《后汉书》本传作右。扶风,政教严明;帝舅车骑将军阎显、大将军窦宪、中常侍江京等嘱讬,辄拒之;白鹿见象,不以为祥。徙鲁相。又徙汝南守,举陈蕃为功曹,应嗣〔为主簿。〕旧本有脱。廖本注云:“按《后汉书.堂传》云:委功曹陈蕃。又云:任主簿应嗣。此应嗣下当有脱文。今无以补之也。”兹补九字,以通其意。说详注释。 〔后蕃至三公,嗣〕司隶校尉。号知人之鉴。


作者:13506501080 (2013/5/19 22:20:36)   回复此贴
  回复:汝南应氏 第 10 楼

王堂,字敬伯,郪人也。初临巴郡,进贤达士,举孝子严永、隐士黄错及张璊、陈髦,民为立祠。徙任右扶风,政教严明。帝舅车骑将军阎显、大将军窦宪,中常侍江京等嘱讬,辄拒之。白鹿见象,不以为祥。徙鲁相,又徙汝南守,举陈蕃为功曹,应嗣司隶校尉,号知人之鉴。


作者:13506501080 (2013/5/19 22:21:4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9 每页5条 当前2/8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应氏论坛  执行时间:437.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应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