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应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应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应氏文化简报
第 6 楼
路桥四甲应氏宗祠,在祠堂里隔开一间,做了很多格子,用来存放近代过世的宗亲的灵位及遗像。我看这有几大好处。第一,族人活着在一起,到了另一个世界可在一起。第二,可以享受族人的集体祭祀,尤其那些无后的族人。第三,灵位遗像可得以长久的保存。第四,节约了土地,也节约了开支。这是好点子。
前段时期应氏文化工作之我见
经过战乱和文革,各地的应氏宗谱和祠堂毁掉不少,经过十多年来宗亲们抢救式的工作,修理了、新造了不少祠堂,也收集了不少资料,续编了不少宗谱。成绩是巨大的。
我今天要说的不是取得的成绩,而是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修谱随意性问题。编宗谱是非常严肃,而又要讲科学的事。没有可靠的证据,就不允许我们对旧谱内容随意添加、删除、转接、替代。2009年有个宗亲要我翻译一下詹公的《应氏大同谱序》,我一翻译就知道此文不可能是晋代詹公所写。后来我在《乐安应氏宗谱》中看到此文,是明代墩公写于成化九年的《世系源流》。就有这样的宗亲,喜欢跟祖宗开玩笑,用移花接木来哗众取宠。没了旧谱大多是无法把世系接完整了。想尽了办法无法接牢,那么接不上就让它空在那里,并作说明,让后人知道就是。可是有的宗亲为了显示自己编的宗谱完整,乱接上去,缺了两代就把玄孙接上去给太公做儿子。这对祖宗是大不敬,对后人是误导。这样的谱是不可传下去的。
第二是如何对待不愿入谱者的问题。对任何一件事,总有不同的认识,有宗亲认为入不入谱无所谓,有宗亲认为发动修谱者动机不纯,也有宗亲确是经济很困难。有宗亲向我反映,有的编宗谱的宗亲,把不交钱的宗亲不编入谱,我认为这是极大的错误。怎么可把太公的一部分子孙排除在外呢,对得起太公吗?你修宗谱目的何在?这种绝情的做法,正暴露自己动机不纯。慈悲的心态是德福的海洋,宽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要允许他人有个认识过程。永嘉盛山造祠堂之始有一半宗亲反对,后来人人都来了。路桥四甲好些宗亲到圆谱那天才自己拿出钱来。四甲圆谱那天,我在收款的地方呆了十几分钟,想从大家的出资上看看筹委会的群众支持度。说白了就是看看这班人清不清。我站着的那段时间,看到来的宗亲出万元以上的没有,出几十的也没有。多则几千,少则几百。第二天路桥有芬宗亲打电话给我说:“昨天收到的钱有46万多,我们准备用这些钱给祠堂造厢房了,你看好不好。”只要你是真心实意得地做好事的,就会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盛山、深龙的事业也说明这一点。你把没交款的宗亲不编入谱,谱已印好了,那些改变主意的宗亲要补救的机会也没有了。除了那些无所谓的外,其它没入谱的有深深的遗憾。那么你又伤了同气连枝的宗亲了。没有宽容的心量,就失去了智慧,做出不聪明的事了。我认为把一部分宗亲排除在外的宗谱,是本对不起祖先又对不起当今族人的废谱。再说你能把修谱的收支账单公布一下吗?我听到的好多,有好些宗亲要我帮助查一查这些帐。你花了宗亲的钱修了一本废谱,造了个质量差的祠堂,或是造了一半造不下去了,这是罪过。你以后如何去见祖宗?我希望这些宗亲反思一下,改正过来。我很看不起这样的宗亲,但有宗族的事还是和他们商量一起做。
应振泉编 应有芬转帖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1 16:24:50)
回复此贴
回复:应氏文化简报
第 7 楼
前段时期应氏文化工作之我见
经过战乱和文革,各地的应氏宗谱和祠堂毁掉不少,经过十多年来宗亲们抢救式的工作,修理了、新造了不少祠堂,也收集了不少资料,续编了不少宗谱。成绩是巨大的。
我今天要说的不是取得的成绩,而是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修谱随意性问题。编宗谱是非常严肃,而又要讲科学的事。没有可靠的证据,就不允许我们对旧谱内容随意添加、删除、转接、替代。2009年有个宗亲要我翻译一下詹公的《应氏大同谱序》,我一翻译就知道此文不可能是晋代詹公所写。后来我在《乐安应氏宗谱》中看到此文,是明代墩公写于成化九年的《世系源流》。就有这样的宗亲,喜欢跟祖宗开玩笑,用移花接木来哗众取宠。没了旧谱大多是无法把世系接完整了。想尽了办法无法接牢,那么接不上就让它空在那里,并作说明,让后人知道就是。可是有的宗亲为了显示自己编的宗谱完整,乱接上去,缺了两代就把玄孙接上去给太公做儿子。这对祖宗是大不敬,对后人是误导。这样的谱是不可传下去的。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2 19:08:51)
回复此贴
回复:应氏文化简报
第 8 楼
第二是如何对待不愿入谱者的问题。对任何一件事,总有不同的认识,有宗亲认为入不入谱无所谓,有宗亲认为发动修谱者动机不纯,也有宗亲确是经济很困难。有宗亲向我反映,有的编宗谱的宗亲,把不交钱的宗亲不编入谱,我认为这是极大的错误。怎么可把太公的一部分子孙排除在外呢,对得起太公吗?你修宗谱目的何在?这种绝情的做法,正暴露自己动机不纯。慈悲的心态是德福的海洋,宽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要允许他人有个认识过程。永嘉盛山造祠堂之始有一半宗亲反对,后来人人都来了。路桥四甲好些宗亲到圆谱那天才自己拿出钱来。四甲圆谱那天,我在收款的地方呆了十几分钟,想从大家的出资上看看筹委会的群众支持度。说白了就是看看这班人清不清。我站着的那段时间,看到来的宗亲出万元以上的没有,出几十的也没有。多则几千,少则几百。第二天路桥有芬宗亲打电话给我说:“昨天收到的钱有46万多,我们准备用这些钱给祠堂造厢房了,你看好不好。”只要你是真心实意得地做好事的,就会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盛山、深龙的事业也说明这一点。你把没交款的宗亲不编入谱,谱已印好了,那些改变主意的宗亲要补救的机会也没有了。除了那些无所谓的外,其它没入谱的有深深的遗憾。那么你又伤了同气连枝的宗亲了。没有宽容的心量,就失去了智慧,做出不聪明的事了。我认为把一部分宗亲排除在外的宗谱,是本对不起祖先又对不起当今族人的废谱。再说你能把修谱的收支账单公布一下吗?我听到的好多,有好些宗亲要我帮助查一查这些帐。你花了宗亲的钱修了一本废谱,造了个质量差的祠堂,或是造了一半造不下去了,这是罪过。你以后如何去见祖宗?我希望这些宗亲反思一下,改正过来。我很看不起这样的宗亲,但有宗族的事还是和他们商量一起做。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2 19:09:59)
回复此贴
回复:应氏文化简报
第 9 楼
这就是宽容,对族人不能宽容,哪还能宽容谁呢?
第三是文化水平的问题。旧宗谱是用繁体字写的文言文,就是有一定古汉语知识的人,要重新编印它们也难免出错。你出了错误,有人指出,你不认真核查,认为自己绝对正确,那就不对了。有一个宗亲编的宗谱中把几个主要的太公名字弄错了,我指出来,他说:“我已一字一字地校了三遍了,不会有错。”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我自己写的文章校对三遍还免不了出错误,你文言文断句都不会,有能力校对吗?错误多的谱只会误导后人,其实也是废谱。
第四是借研究会名誉私自募款问题。有极个别宗亲就做这类事,弄到的钱也不知他为应氏做了些什么。就是你把这些钱花在应氏事业上,也不合财务制度。这件事影响不好,也给以后应氏的真正活动留下后遗症。我们要好好学习祖训,要惜名,不要贪钱。你要从事应氏文化工作,那么你就只有奉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决不允许从中渔利。今天我是对事不对人的说说,以后如有不规矩的,我就在众宗亲中公开其名其事。
第五是争各自太公的大小问题。我们整理应氏的世系源流,弄清应氏的历史迁徙情况,要尊重历史的原貌,事实是这样就这样。那么我们既能真正理清祖先的迁徙轨迹,又能达到和亲睦族的目的。有些宗亲,总想自己的太公最大,别的支派都是从他们那里发出去的。你太公的确最大是对的,如果事实不是最大而你坚持称大那就要伤和气,也不利于搞清问题。有个宗亲他的谱里太公明明写着他们是从某处迁入的,他却坚持说某处是我们这里迁过去的,抱这观点几年不改。
近两年来,好多宗亲要我说说上面的话。在庆典会议上大家开开心心的不宜说,今天我以这种方式说一说,希望能纠正一些不正之风,有利于应氏文化建设。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2 19:11:16)
回复此贴
回复:应氏文化简报
第 10 楼
应氏简报是新闻式的报道,促进应家人天南海北的相互了解,增进族谊.应振泉先生是咱应氏历史研究会秘书长,为咱应氏呕心沥血,无私奉献.踏遍各地应姓足迹,指导和教育他人,简报有你主编,贴吧更加精彩而话跃.建议各地宗亲多发贴
四甲应有芬
[color=#000000][/color]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2 19:15:1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7 每页5条 当前2/6页 [
1
] [
2
] [
3
] [
4
] [
5
]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4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应氏论坛
执行时间:523.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应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