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应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应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定海应氏 第 6 楼

应履平,奉化人。建文二年进士。授德化知县。历官吏部郎中,出为常德知府。
    宣宗初,擢贵州按察使。所至祛除奸蠹,数论时政。旧制,都督府遣使于外,
必领内勘合,下都司,不敢辄下卫。至是军府浸横,使者挟关文四驰,历诸卫,朘
军伍。宣德七年,履平抗疏言:“勘合之设,所以防诈伪。今右军府遣发至黔者,
不遵故事,小人恁势横求,诈冒何从省。”宣宗善其言,都督陈政引罪。帝令诸司
永守之,军府为之戢。
    山云镇广西以备蛮,岁调贵州军万人,春秋更代,还多逃亡,则取原卫军以补,
不逐逃者。履平奏:“贵州四境皆苗蛮,军伍虚,有急孰与战守?今卫军逃于广西,
而以在卫者补。不数年,贵州军伍尽空,边衅且起。”帝乃命云严责广西诸卫,追
还逃军,俟足用,即遣归。罢贵州戍卒。云,名将,镇粤有功,轻履平书生。正统
元年,履平劾云弄权,擅作威福,帝令云自陈。云大惊,引罪。帝宥之。
    明年,上书言四事。一,镇远六府,自湖广改属贵州,当食川盐。去蜀道远,
仍食淮盐为便。一,军卫粮支于重庆,舟楫不通,易就轻赍多耗费,请以镇远秋粮
输湖广者就近支给。一,停黎平诸府岁办黄白蜡。一,贵州初开,三司月俸止一石,
今粮渐充裕,请增给。并从之。
    时方面以公事行部者,例不给驿。履平言僦车舟必扰民,请给驿便。又以军伍
不足,请令卫所官旂犯杂死及徒流者,俱送镇将立功,期满还伍;边军犯盗及土官
民与官旂罪轻者,入粟缺储所赎罪。并从之。三年迁云南左布政使。时麓川用兵,
屡奏劳绩。八年致仕归。

作者:13506501080 (2012/11/29 18:03:00)   回复此贴
  回复:定海应氏 第 7 楼

【应履平】 〔奉化人。官至方伯。〕

应履平初授福建德化知县,三年赴吏部考满,试论云:“篇文颇优。”以貌近侏儒,不获取。乃题诗部门前云:“为官不用好文章,只要胡须及胖长。更有一般堪笑处,衣裳糨得硬绷绷。”末不书姓名。阍者以呈冢宰,冢宰曰:“此必应知县也。”取其文览之,果优。次日奏升考功司郎中。





作者:13506501080 (2012/11/29 18:05:15)   回复此贴
  回复:定海应氏 第 8 楼

为官不用好文章
    应履平曾为德化县令,吏部对他任职期满考核时,他的政论写得非常出色,却终因其貌不扬,而未能被列入升迁的名单之 上。应履平气愤不过,就在都城门前题写了一首诗嘲笑说:为官不用好文章,只要须胡及胖长;更有一般堪笑处,衣裳糨得硬绷绷。
    诗下也不写自己名姓。吏部官员将此事报告给冢宰,并说:“这一定是应履平干的。”
    他们经过反复斟酌,最终还是升迁了应履平的官职。

作者:13506501080 (2012/11/29 18:06:32)   回复此贴
  回复:定海应氏 第 9 楼

应履平致仕  
  应履平,生卒年不详,浙江奉化人。建文二年进士,授德化知县。历官吏部郎中,出为常德知府。宣宗初年,擢为贵州按察使。为官所至往往祛奸蠹,数论时政之得失。宣德七年(1432),应履平抗疏言勘合之废,他说:勘合之制的设立,是为了防止伪诈。现在右军府遣发至黔者,不遵旧制。小人凭势横求,诈冒何从省。宣宗善其言,命令诸司永守旧制,军府亦因此收敛。正统元年(1436),应履平劾山云弄权,擅作威福,帝令其自陈,山云大惊,引罪,英宗宽宥之。正统二年(1437),上书言四事:一,镇远六府,自湖广改属贵州,当盐川盐,去蜀道远,仍盐淮食为便。二,军卫粮支于重庆,舟楫不通,易就轻赍多耗费,请以镇远秋粮输湖广者就近支给;三,停黎平诸府岁办黄白蜡。四,贵州初开,三司月俸止一石,今粮渐充裕,请增给。所言四务俱得英宗采纳。其后又相继言数事,均得朝廷赞许。正统三年(1438),升擢为云南左布政使。当时麓川用兵,屡奏劳绩。正统八年(1443),致仕归。

作者:13506501080 (2012/11/29 18:10:41)   回复此贴
  回复:定海应氏 第 10 楼

应是  应是(1638-1727)字敬非,号敬斋。江西宜黄人。学者称“敬庵先生”。清初学者、古文家。 与兄应鼎、应升、应晁并有声庠序间。鼎、晁皆早卒,与应升兄弟二人友爱弥笃。应是19岁补博士弟子员,康熙己酉八年(1669)23岁乡试中举,次年会试不第,遂绝意功名,专心文事。30年足不出户,沉酣于经史以自娱。雍正元年(1723)诏举孝廉方正,时年86岁,以老病不赴,90岁卒于乡。   性恬淡,侍母以孝,日耕种,夜读书。虽自身清苦,却常周济他人,善行播于乡里。锐意学古,以古文名世,从学者众。《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三谓其论策之文“多摹拟苏氏父子,辨论澜翻,而未免过求骏快,遂剽而不留”。又谓其“序记传志诸篇,则欲拟其乡人王安石,而边幅亦微狭焉”。   著有《纵钓居文集》8卷、《读孝经》4卷,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现已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另有《樵者阙编》、《作忠篇》、《友于集》等。   兄应升,清学者。字上冶,号仙溪。康熙二年举人。通经博学,著有《先儒集解》,未见刊行。升能为文,黄人《国朝文汇》甲集卷二一录其《军峰记》一篇,述军峰之山、之水、之松、之石,竭尽能事,蔚为壮观。

作者:13506501080 (2012/11/29 18:18:01)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7 每页5条 当前2/4页 [1] [2] [3] [4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应氏论坛  执行时间:4,343.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应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