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绩溪令应载应载字叔阳,应彪第四代孙 。少习诗书,通诸子百家,屡举不第。就武后,为绩溪令,除害兴利,抚驭有方,入国史,永垂不替。绩溪位于安徽东南部,是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
4. 鼎建蜜岩庙应梦应梦是应彪的第五代孙,鼎建蜜岩庙,开创四明应氏新局面。
5. 节度使应辅应辅是应彪的第五代孙,仕镇海节度使,以靖海之勋劳,并剿刘文之跋扈封观阳侯。
6. 蜜岩一府君散骑常侍应应是应彪的六世孙,蜜岩行小一府君( 一府即首府)。仕散骑常侍,军功累累( 见四明甜山应氏重修宗谱序)。送从弟应坚去昌国发展,后裔应仕又到明州慈城发展,应仔到明州中万龄( 今鄞州邱隘) 发展( 见《应氏人物家传资料和朱卷》下集)。应公相宅存在蜜岩700 年。( 注: 甜山,即蜜岩)
7. 散骑常侍应仕应仕是应彪的第七世孙,官至散骑常侍,有五子,都有官职,七府司徒,八府判官,九府都司,十府衙推,十一府承制。因战乱分赴慈溪、奉化、象山、芝英、台州、处州( 丽水)、会稽( 绍兴)、安徽等地发展,司徒留明州。
8.“三红秀才”应子和宋时应子和(1175 年进士),官至观察使,掌中金都督府事,曾住四明。作诗有声,是个有名的诗人。有“两岸夕阳红,蜡炬短烧红,风过落花红”之句。形容他在章水边“海澄庵”点蜡祈求时,正是夕阳映红波之时,香烛旺盛,烛花并放。一阵溪风吹来,硕大的烛花虽吹落在坛上,但烛花依然火红的美景,预感他有好运相遇,当时被誉为“三红秀才”。
9. 观察使应忠宪应忠宪是应氏第十世孙,进士,致仕归,复居鄞,后再三叮嘱侄应繇修宗谱,利族利国。
10. 资政殿大学士兼枢密院参知政事应繇应繇字之道,是蜜岩显爵应氏第十一世孙。南宋嘉定十六年(1208) 进士第,授资政殿大学士兼枢密院参知政事,临海郡开国观阳侯,丰功闻诸太常。他的学问胜于前人,撰有多部巨著,是应氏中最显赫有声者。蜜岩应氏宗谱《显爵渊源世系录序》由他首次修成后呈朝,宋理宗敕封为《蜜岩显爵应氏宗谱》,这是应繇的一大功劳。